聽覺統合訓練儀中耳包括錘、砧、鐙3塊人體最小骨及兩塊最小肌肉。當聲音由外耳進入并刺激鼓膜,鼓膜的震動引起錘骨震動,轉而依次震動砧骨、鐙骨。震動的鐙骨刺激耳蝸,引起聲波在耳蝸內流動,刺激毛細胞,使聽覺神經接受各種聲音。兩塊小肌肉使3塊小骨有一個合適的緊張度。另外,當接受高聲刺激時,兩塊肌肉聯合作用,限制聽小骨的過度運動,結果是鐙骨傳遞至內耳的沖擊力受限,這就是聲學反射。這對保護人類免受高聲和噪音傷害是很重要的。
4.聽覺統合訓練儀生化改變的理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些孤獨癥患者腦內阿片肽肽活性升高,一些實驗也表明其有不同的、無特征的內啡肽缺乏。通過分析腦脊髓內血流類阿片肽活性以及對阻斷阿片肽活性藥物的正性應答作用可以證實這一點。腦內釋放B一內啡肽的區域可能是中腦下丘腦,該部位接受聲覺傳人而且有較多的阿片肽受體。
既然腦阿片肽活性難于測量,這種假說還難以證實。然而,Dr.Panksepp現在對新生雞進行數碼聽覺統合訓練并檢測它們腦內的生化變化。初步結果顯示,在平常的、可調節的音樂環境中暴露10天,對影響大腦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系統有顯著作用,特別對血液中的復合胺活性作用更顯著。
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濟寧市深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魯備案191598號